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知识库 >

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

日期:2016/4/18 来源:中国演艺科技网

电视制作可分为前期(策划)、中期(录制)、后期(编辑)三个阶段,现以一些常规综艺歌唱节目制作的前期、中期为例来探讨。

1 前期设计与沟通

前期:充分的时间。目前,很多节目制作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制作周期太短(仅指舞美搭建到录制的实施周期)。由于受制于人员、场地、经费、档期等各种因素,往往是一遍简单的节目联排过后就开始直播、录像。虽然很多形式内容能在前期纸面上做出方案,但没有时间进行排演及镜头磨合,使得一切有好创意的画面无从细化。灯光师介入节目之前,应和导演提前沟通设计思路,包括整台节目的构思、不同类型节目的比例、拍摄机位的预设、是否有节目需要特殊视角拍摄等等。这些因素,灯光师做具体设计方案时都会考虑进去,灯光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就是灯位和灯具的选择,灯位空间构成直接决定了很多机位拍摄出的画面效果。而不同灯具投射出来的光效及质感各异,不同的节目对光的质感要求也不一样。比如,舞蹈节目需要地面两侧的流动柔光型灯具勾勒舞蹈演员的造型肢体,歌唱节目需要较硬的光束型灯具塑造空间环境等。很多时候,灯光师甚至要先模拟现场机位再做设计方案,完善的前期工作可以提高灯具的利用率和画面质量,不完善的工作可能导致使用大量灯具设备,最后在电视镜头中却看不见什么效果。

在节目合成前,灯光师对某些节目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应与切像导播加强沟通,把自己设计的一些灯光转换点及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提前描述或做出;同时,切像导播也可以把节目的一些镜头处理提前画出分镜或表述出来,灯光设计会根据镜头机位来完善画面效果,这都能帮助导播在切像过程中准确调动机位,预判出最恰当的镜头来展现舞台变幻最精彩的一面。

例如:一个很大的舞台,一位歌手站在台中演唱一支安静的情歌,开始全黑的场面深邃静谧。当一束暖暖的顶光投向歌手头顶,将歌手的定点轮廓勾勒出来,但没有面光,观众看不清歌手的脸,营造了神秘感。当歌手开口唱的时候,面光慢慢地亮起,观众随着歌声看清眼前的歌手,而后其他效果光和视频随着歌曲情绪慢慢铺开,层层递进。在进入高潮段落时,灯光从大的色调整体一次突然转换,所有光束从歌手的站位点向四面空间打开,极尽灿烂。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开场,不同的电视切像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感觉和节奏,电视切像画面出来的效果在保障画面流畅的同时,观众能看到在那个时刻所有机位视角中最好看最合适的画面,切换点能踩准节目推进中转换的点,那条内在的逻辑线隐藏在每一个连续切换的画面中,观众才会不知不觉的跟着看下去(当然这是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在此只探讨画面)。前面举例的那个开场,国外一些高水平晚会的切像导播常常这样做:

镜一(见图1):摇臂或飞猫。从正面带着观众席整个背影轮廓和整个舞台,缓慢地向舞台摇去,舞台整体铺满干净的色调,镜头慢慢动作以酝酿气氛,无需过多处理,舞台上一束顶光,勾勒出歌手轮廓,交代清楚歌手所处的空间关系。面光暂时不起,保持神秘感引起观众好奇心。

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

图1 开场镜头

镜二(见图2):中间2号机位,歌手开口唱第一句,中景慢慢从低位拉起并慢推上去至半身。灯光要在这个镜头时间里将面光从零推至正常亮度,画面中人脸从暗到亮浮现出来的过程,配合几个不同角度景别的镜头,交代清楚人物。

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

图2 人物半身

镜三(见图3):摇臂(或摇臂对位的固定机位),全景画面。根据节奏确定一个进点,其他效果光或视频在这个镜头时间里慢慢淡入画面,交代清楚整体的视觉形式。

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

图3 全景画面图

(歌曲演唱进行中)⋯⋯镜N(见图4):在歌曲进入副歌高潮部分的时候,一般灯光或视频都会设计一些较大的效果转换,这时一定要一个大全景的机位才能描述清楚舞台所有元素在这个转折点的变化,并应根据灯光、视频设计的效果做出最理想的全景画面表达。试想,若这时画面给的却是歌手的近景或特写,这些大效果捕捉不进小小的电视画面中,何来画面冲击力,何来视觉张力?每个镜头都要交代清楚一个要素,每一次舞台上变化都能通过最合适的镜头展示出来,让观众能够清楚地知道演员、灯光、视频这些元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哪里下(消失)?类似上面很多灯光、视频设计效果,前期工作就能确定下来,切像导播就可以据此提前设计一些分镜效果。导演往往会给设计人员比较大的创作空间,告诉他想要的感觉和需要特别处理的点就可以了。因为好的设计师也会根据节目和导演要求将硬件设备合理调配使用,最了解设备硬件能做出什么效果的人莫过于设计师本人,过多的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

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

图4 歌曲高潮大全景效果

2 中期

中期这段工作在整个电视节目制作中很关键,这是承上启下的一步。节目的合成阶段,应该是总导演、摄像师、切像导播、灯光师、舞美师、视频设计等重要工种经常碰头的阶段。总导演提出效果要求和调度想法,灯光师和视频导演将其视觉化,摄像师根据不同机位找到最佳构图画面,最后由切像导播根据节目情绪调度排出最佳镜头叙述结构。笔者合作过许多的切像导播,经验丰富的导播会预先设计好镜头以及镜头中出现的各种元素,何时出现何种感觉的光效,何时出现或淡出视频元素,何时舞美机械或特效介入等等,这一系列的舞台元素都已经提前纳入了他的镜头设计中。

经常有些现场看起来很棒的效果,看电视时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为什么呢?人在现场观看时,视线是灵活的,可以随时捕捉到现场发生的一切,视点根据需要随时转移。而看电视时,只能通过现场录制的多台机器(也可理解为多个观看角度)来观看,角度和构图都相对固定,何时由哪部机器(哪个角度)给出画面,就取决于切像导播的思路了。电视观众只能被动接受。灯光师会根据节目编出一整套的效果,随着节目层层推进。当灯光的变化、摄像的构图和切像导播的感觉契合时,画面才会体现出较好的感觉。我们从两个方面来探讨:

2.1 情绪和节奏

一台综艺晚会由多个节目组成,不同类型的节目有自己的节奏和情绪。例如:热烈欢快的开场和结束大歌舞营造团圆喜庆的氛围,高雅的双人舞展现安静和谐的韵律,现代时尚的街舞引领着年轻的节奏,神秘的魔术牢牢抓住观众最惊讶的目光等,而每个节目特有的风格决定了灯光设计的气质。大歌舞的光以色彩热烈、明亮的暖色调为主,面光均匀铺满整场;双人舞讲究意境、定点光加侧光的运用能够集中视点和勾勒舞者矫健的形体;现代舞的灯光配色简洁高级、绚丽的效果和强劲的节拍带动全场气氛;而魔术的灯光往往藏而不露、渲染神秘的气息等等。

现场画面的节奏和动态效果很大一部分掌握在灯光师手上,而最终电视画面的节奏要靠切像导播把握。例如:大歌舞展现的是一幅开阔的全画幅景象,演员数量多,远景、全景的运用会让观众感同身受,更加清晰地了解舞台整体效果设计。中近景的构图虽然普通,但这种画面也可以清晰交代主演的表情和舞台关系,特写镜头强调这群演员中重要角色的细节。镜头的运动可以随着歌曲的节奏起落,画面切换点也应融入歌曲的节奏中。

双人舞蹈的节目首先要体现出舞者的肢体和技巧,大全景是这类节目最基本的构图,但要适度运用,因为这种构图容易弱化舞者。舞者的身体是艺术表达的工具,对他(她)的每一次收放和呼吸,每一次跳跃和旋转,都既要展示舞蹈般流畅的节奏韵律感,又要准确捕捉到最具张力的画面。这就要求切像导播和助理提前熟悉节目。当双人舞在韵律中做出一个高难度的造型时,中近景交代清楚整体造型的同时,也要让观众看清这个动作的难点在哪里。一个踮起的足尖,一个肌肉紧绷充满力与美的臂膀等等,都会让观众欣赏到在现场反而看不清的精彩细节。

总之,灯光设计和切像导播都应该对节目的画面效果做出贡献,灯光首先要把现场的感觉做到淋漓尽致,切像导播才能选取出让观众感同身受的画面。试想,如果一个热闹的大歌舞节目,灯光整体是冷色调,并且没有任何动态效果。切像导播再怎么流畅准确的节奏切换,出来的画面都是一片清冷,怎么能让观众感受到那种热烈与欢腾呢。所以,灯光设计是舞台节奏情绪表现的基础,切像导播设计是电视画面节奏情绪表现的升华。

2.2 调度和景别

笔者认为,切像导播是否能切出漂亮恰当的画面,最关键是要清楚节目的调度,这是切像导播能够清晰梳理画面和调动机位构图的基础。灯光设计很多时候也要考虑到表演的调度,根据调度和机位关系调整用光设计。例如:《我是歌手》的出场设计就是两者成功配合的范例(见图5)。

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

图5-1 歌手登场前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图5-2 俯拍如何配合节目制作中舞台灯光与切像效果图图5-3 “光闸”打开

(1)歌手在舞台后侧准备登场,一台跟拍流动摄像机捕捉歌手登场前的状态,直到宣布登场,歌手接过传声器走上舞台后区定点位。

(2)一台顶部的摄像机俯拍歌手,面前是未打开的“光闸”,以及带到对面的观众席。

(3)正面2号主机位拍摄“光闸”打开过程,歌手在一束逆光下穿过“光闸”从后区走到前区定点位。过程中不给面光,保持神秘感。

当然,中间也会穿插剪辑进观众期待的眼神、歌手正面走出时的不同景别画面加强气氛等。但是最主要的歌手调度路线就是以这三次切换为主,灯光设计也作为歌手调度的提示点,交代了整个场地的观演关系。电视观众看清了歌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也体验了灯光的既好看又实用的设计感。三次切换简洁明了,看似简单但设计感十足。很多国外成熟的演出镜头使用十分讲究,同样是唱歌比赛和走秀,欧洲歌唱大赛和“维多利亚的秘密”的镜头干净利落,镜头语言清晰又充满想法,每一次舞台调度变化都能清楚捕捉并流畅的展现,这就是前期花了时间精力去研究调度的结果。

调度清楚后,景别的选择就是更细化的要求了。景别就是摄影机在距被摄对象的不同距离或用变焦镜头摄成的不同范围的画面。为了适应人们在观察某种事物或现象时心理上、视觉上的需要,比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浏览整个场面,或凝视事物主体乃至根据当时心理需要或趋身近看。景别的确定是切像导播、摄像创作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别运用是否恰当,取决于切像导播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以及对不同形式节目的表现力的理解是否深刻。需要强调神情却出现又远得看不清面目效果;需要强调气氛,却没有给予舒展的空间等,都是思路不清的问题。

提醒:此为转载文章,我们的编辑会把优秀的文章转载分享至此,如果您认为本文侵犯了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我们联系修正。
分享到: